【舍生取义名句】“舍生取义”是中华文化中一个极具道德力量的概念,最早出自《孟子·告子上》:“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”这句话表达了在生命与道义之间,应当选择道义的精神境界。历史上,许多仁人志士都以“舍生取义”为人生信条,留下了许多感人至深的名言警句。
以下是对“舍生取义”相关名句的总结,并通过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整理:
一、
“舍生取义”不仅是儒家思想的重要体现,更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之一。它强调在面对生死抉择时,应以道义为重,不畏牺牲。这种精神在历代文人、将士、忠臣身上都有所体现,成为后世传颂的典范。
从古至今,“舍生取义”的名句层出不穷,既有先贤哲人的深刻论述,也有历史人物的英勇事迹。这些名句不仅体现了个人的高尚情操,也反映了社会对正义与忠诚的追求。
二、舍生取义名句汇总表
| 名句 | 出处 | 作者/来源 | 含义简述 |
| 生,亦我所欲也;义,亦我所欲也。二者不可得兼,舍生而取义者也。 | 《孟子·告子上》 | 孟子 | 在生命与道义之间,选择道义,体现儒家核心价值观 |
| 天下有大勇者,卒然临之而不惊,无故加之而不怒。 | 《苏轼集》 | 苏轼 | 强调在危难面前保持冷静,坚守道义 |
| 舍生取义,杀身成仁。 | 《论语·卫灵公》 | 孔子 | 表达为了道义不惜牺牲生命的精神 |
| 人生自古谁无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。 | 《过零丁洋》 | 文天祥 | 表达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|
| 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 | 《诫子书》 | 诸葛亮 | 强调内心坚定,不为外物所动 |
| 愿以吾血换中华之光。 | 现代革命家语录 | 众多革命者 | 表达为国家和民族献身的决心 |
| 死去何所道,托体同山阿。 | 《饮酒·其五》 | 陶渊明 | 表达超脱生死、归于自然的豁达胸怀 |
| 不为五斗米折腰。 | 《晋书·陶潜传》 | 陶渊明 | 表现不愿为名利放弃人格尊严 |
三、结语
“舍生取义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名言,更是一种人生选择的态度。它激励着无数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,守护信念与正义。无论是古代的文人志士,还是现代的爱国英雄,他们都在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“舍生取义”的深刻内涵。这种精神,值得我们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与弘扬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