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】在学习和认知过程中,人们接触到的知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。其中,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是两种最基本的分类方式。它们在性质、功能和学习方式上存在明显差异。以下是对这两种知识类型的总结与对比。
一、
陈述性知识指的是关于“是什么”的知识,用于描述事实、概念、原理等。它通常以语言或符号的形式存储在大脑中,主要用于解释现象、回答问题或提供信息。
程序性知识则是关于“怎么做”的知识,涉及技能、操作步骤和解决问题的方法。它更多地体现在实际操作中,比如骑自行车、打篮球、使用软件等,是一种隐性的、经验性的知识。
两者的区别在于:
- 陈述性知识关注的是“知道什么”;
- 程序性知识关注的是“知道如何做”。
在教学和学习过程中,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掌握陈述性知识有助于理解理论,而掌握程序性知识则能提高实践能力。
二、对比表格
| 特征 | 陈述性知识 | 程序性知识 |
| 定义 | 关于“是什么”的知识,如事实、概念、规则等 | 关于“怎么做”的知识,如技能、操作步骤等 |
| 表现形式 | 语言、文字、符号等显性表达 | 动作、行为、操作等隐性表现 |
| 学习方式 | 通过记忆、阅读、听讲等方式获得 | 通过练习、模仿、实践等方式获得 |
| 举例 | “地球是围绕太阳旋转的”、“光合作用的公式是CO₂ + H₂O → C₆H₁₂O₆ + O₂” | “骑自行车”、“写代码”、“做实验” |
| 应用场景 | 回答问题、解释现象、提供信息 | 解决问题、完成任务、执行操作 |
| 获取难度 | 相对容易,可通过直接传授获得 | 较难,需要反复练习和经验积累 |
| 记忆类型 | 显性记忆(可明确表达) | 隐性记忆(难以言说) |
三、结语
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,我们常常同时依赖于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。例如,在学习编程时,我们需要先了解“什么是变量”(陈述性知识),然后才能实际编写代码(程序性知识)。因此,理解这两类知识的区别与联系,有助于更有效地进行学习和应用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