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词语俯首帖耳是什么意思】“俯首帖耳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来形容一个人非常顺从、听话,甚至有些卑微地服从他人。这个成语带有较强的贬义色彩,多用于描述那些缺乏主见、一味讨好别人的人。
一、词语解释
词语 | 俯首帖耳 |
拼音 | fǔ shǒu tiē ěr |
出处 | 出自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人君之德,若天之高,若地之厚,故能覆载万物,俯首帖耳。” |
释义 | 形容人态度谦卑、顺从,不敢有丝毫反抗或异议。 |
用法 | 多用于贬义,形容某人过于顺从、没有主见。 |
近义词 | 唯唯诺诺、俯首听命、低声下气 |
反义词 | 坚持己见、据理力争、刚正不阿 |
二、词语使用场景
“俯首帖耳”通常出现在以下几种语境中:
1. 职场环境:形容员工对上司言听计从,缺乏独立思考。
2. 家庭关系:用于描述子女对父母极度顺从,甚至放弃自我。
3. 社会现象:在批评某些人盲目服从权威时使用,带有讽刺意味。
三、例句分析
例句 | 解析 |
他总是对老板俯首帖耳,从不敢提出不同意见。 | 表示这个人完全服从上级,缺乏主见。 |
在这种高压环境下,大家都变得俯首帖耳,不敢发声。 | 描述一种压抑的氛围中人们的表现。 |
他从小就养成俯首帖耳的性格,很难有自己的想法。 | 强调性格上的顺从和依赖。 |
四、总结
“俯首帖耳”是一个具有明显贬义的成语,强调的是过度顺从和缺乏主见的行为。虽然在某些情况下可以表示尊重和礼貌,但在大多数语境中,它更倾向于批评那些失去自我、一味迎合他人的人。因此,在使用时需注意语境,避免误用或造成误解。
如需进一步了解其他成语或词语的含义,欢迎继续提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