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大而无当的词语解释是什么】“大而无当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些事物或言论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宏大、夸张,但实际上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,缺乏实质性的支撑。这个成语多用于批评那些空洞、不切实际的说法或行为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大而无当 |
拼音 | dà ér wú dāng |
出处 | 《庄子·逍遥游》:“鹏之徙于南冥也,水击三千里,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,去以六月息者也。”后人引申为“大而无当”。 |
释义 | 形容言辞或行为虽宏大,但缺乏实际内容或意义,显得空泛不切实际。 |
用法 | 多用于批评或讽刺,指某事或某人的说法过于夸张,没有实际价值。 |
近义词 | 言过其实、空谈无用、华而不实 |
反义词 | 实事求是、脚踏实地、言简意赅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例子 |
批评言论 | 他提出的方案听起来很宏大,但仔细分析却大而无当,缺乏可行性。 |
描述行为 | 这个项目的目标定得很高,但执行起来却大而无当,无法落实。 |
文学作品中 | 小说中的人物常常大而无当地谈论理想,却忽略了现实的困难。 |
三、总结
“大而无当”是一个带有贬义色彩的成语,用来形容那些看似宏大、高远,但实际上没有实际内容或意义的事物。它强调的是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脱节,提醒人们在表达或行动时应注重实际效果和真实价值。在日常交流和写作中,合理使用这一成语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地表达对某些事物的看法,避免被表面的华丽所迷惑。
通过这种方式,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并运用“大而无当”这一成语,在语言表达中更加精准、有深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