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锋芒毕露的意思解释】“锋芒毕露”是一个常见的成语,常用于形容人的才能或锐气完全显露出来,不加掩饰。这个成语多用于褒义,表示一个人有才华、有胆识,敢于表现自己;但也可能带有贬义,指人过于张扬、不够谦逊。
一、词语解析
词语 | 锋芒毕露 |
拼音 | fēng máng bì lù |
出处 | 《后汉书·王符传》:“其言虽未尽,然足以明其意,使贤者得进,不肖者退,此乃锋芒毕露也。” |
释义 | 原指刀剑的尖端和刃口都露出来,比喻人的才能、锐气等全部显露出来。 |
用法 | 多用于形容人表现出强烈的个性或能力,有时带有一定的批评意味。 |
近义词 | 锋芒外露、崭露头角、出类拔萃 |
反义词 | 藏锋守拙、韬光养晦、含而不露 |
二、使用场景举例
场景 | 示例句子 |
褒义用法 | 他在会议上发言时锋芒毕露,展现出极强的分析能力。 |
贬义用法 | 他总是锋芒毕露,不懂得收敛,让人觉得有些咄咄逼人。 |
中性用法 | 这位新晋演员在首部作品中锋芒毕露,引起了不少关注。 |
三、使用注意事项
1. 语境决定褒贬:根据上下文判断是褒义还是贬义。如果强调才华横溢、自信大方,则为褒义;如果强调张扬、不谦虚,则为贬义。
2. 适用对象:通常用于形容人,尤其是年轻人或初出茅庐者,表达其表现欲强、不藏锋。
3. 避免过度使用:若频繁使用,可能会显得语气生硬,甚至带有讽刺意味。
四、总结
“锋芒毕露”是一个形象生动的成语,用来形容人在某些场合下表现出强烈的个性和能力。它既可以是对一个人才华的认可,也可能暗含对其行为方式的批评。在实际使用中,应根据具体语境合理选择,以达到准确表达的目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