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不耻下问是谁

2025-09-18 07:53:33

问题描述:

不耻下问是谁,真的急死了,求好心人回复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18 07:53:33

不耻下问是谁】“不耻下问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出自《论语·公冶长》:“敏于事而慎于言,就有道而正焉,可谓好学也已。”但更常被引用的版本是:“子曰:‘三人行,必有我师焉;择其善者而从之,其不善者而改之。’”这句话虽然不是直接提到“不耻下问”,但后人根据孔子的学习态度,引申出“不耻下问”这一说法。

“不耻下问”意思是:不以向地位或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耻。强调的是一个人谦虚好学、尊重他人、虚心求教的精神。这个成语通常用来赞扬那些即使身份高、地位高,也不嫌弃向别人请教的人。

一、不耻下问是谁?

“不耻下问”并不是指某一个具体的历史人物,而是形容一种学习态度和人格品质。不过,在历史上,有很多人因其谦虚好学的精神而被后人称为“不耻下问”的代表人物。

以下是一些与“不耻下问”精神相符的典型人物:

姓名 身份/背景 不耻下问的表现 出处/记载
孔子 春秋时期思想家、教育家 多次向老子、郯子等人请教 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
颜回 孔子弟子 虚心向老师学习,不耻下问 《论语·雍也》
王阳明 明代哲学家 年轻时广泛求学,不拘一格 《王阳明全集》
诸葛亮 三国时期政治家、军事家 深入研究兵法,善于向他人请教 《三国志》
李时珍 明代医学家 走访各地,向民间医生请教 《本草纲目》

二、总结

“不耻下问”不是一个具体的人,而是一种值得推崇的学习态度。它体现了一个人谦逊、开放、不断追求进步的精神。在古代,许多贤人君子都具备这种品质,如孔子、颜回、王阳明等,他们的行为和思想至今仍对人们有深远影响。

在现代社会,“不耻下问”依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。无论是在学习、工作还是生活中,保持谦虚的态度,勇于请教他人,都是提升自我、实现成长的重要途径。

结语:

“不耻下问”不是谁,而是一种精神。它是智慧的象征,是进步的阶梯。愿我们都能拥有这样的胸怀,不以问为耻,只以学为荣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