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文天祥传文言文翻译】文天祥,字宋瑞,又字履善,吉州庐陵人也。少有大志,好读书,尤喜读《春秋》。年二十,举进士,对策廷中,气节凛然,为时人所称。
元兵南下,宋室危急,天祥倾家财以募义兵,率众抗元。兵败被俘,不屈而死,临刑前作《正气歌》,慷慨悲壮,流传后世。
一、原文与译文对照
| 文言文原文 | 白话文翻译 |
| 文天祥,字宋瑞,又字履善,吉州庐陵人也。 | 文天祥,字宋瑞,又字履善,是吉州庐陵人。 |
| 少有大志,好读书,尤喜读《春秋》。 | 他年少时就有远大的志向,喜欢读书,尤其喜爱阅读《春秋》。 |
| 年二十,举进士,对策廷中,气节凛然,为时人所称。 | 二十岁时考中进士,在朝廷上应对策问,气节高尚,被当时的人称赞。 |
| 元兵南下,宋室危急,天祥倾家财以募义兵,率众抗元。 | 元军南下,宋朝形势危急,文天祥变卖家产招募义兵,带领众人抵抗元军。 |
| 兵败被俘,不屈而死,临刑前作《正气歌》,慷慨悲壮,流传后世。 | 战败被俘,他宁死不屈,临刑前写下《正气歌》,情感激昂,流传后世。 |
二、总结
《文天祥传》是一篇记载南宋忠臣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史传文,语言简练,内容深刻,展现了文天祥忠诚爱国、坚贞不屈的精神风貌。
从文中可以看出,文天祥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学者,更是一位英勇无畏的民族英雄。他在国家危难之际挺身而出,虽最终失败被俘,但仍保持气节,留下千古绝唱《正气歌》,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象征。
本文通过文言文与白话文的对照,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古文内容,同时也能感受到文天祥那股浩然正气和坚定信念,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与教育意义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