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手足口病】手足口病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传染病,主要发生在5岁以下的儿童中。该病以发热、口腔疱疹或溃疡、手、足、臀部等部位出现皮疹为主要特征,具有一定的传染性。虽然大多数患者病情较轻,但少数情况下可能引发严重并发症,如脑炎、心肌炎等,需引起重视。
一、手足口病的基本信息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定义 |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(如EV71、CoxA16等)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。 |
| 传播途径 | 主要通过粪-口途径、呼吸道飞沫、接触患者分泌物或污染物品传播。 |
| 易感人群 | 5岁以下儿童,尤其是3岁以下婴幼儿。 |
| 潜伏期 | 通常为3~7天。 |
| 典型症状 | 发热、口腔疱疹或溃疡、手、足、臀部皮疹。 |
| 病程 | 多为自限性疾病,一般7~10天可自愈。 |
| 并发症 | 少数病例可能出现脑炎、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情况。 |
| 治疗方式 | 以对症支持治疗为主,无特效抗病毒药物。 |
| 预防措施 | 注意个人卫生、勤洗手、避免接触患者、接种疫苗(如EV71疫苗)。 |
二、手足口病的常见类型与特点
| 类型 | 病毒种类 | 症状轻重 | 是否易引发重症 | 常见年龄 |
| 轻型 | CoxA16 | 较轻 | 否 | 3~5岁 |
| 重型 | EV71 | 明显发热、精神差、呕吐 | 是 | 3岁以下 |
| 普通型 | 多种病毒 | 中等 | 否 | 2~4岁 |
三、如何识别手足口病?
1. 观察体温:是否出现低热或高热。
2. 检查口腔:是否有红肿、水泡或溃疡。
3. 查看皮肤:手、足、臀部是否有红斑或小疱疹。
4. 注意精神状态:是否烦躁、嗜睡或反应迟钝。
5. 询问饮食:是否有拒食、流口水现象。
四、日常防护建议
- 保持良好卫生习惯:饭前便后、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。
- 避免聚集:在疾病高发季节,减少带孩子去人多的地方。
- 定期消毒:玩具、餐具、衣物等应定期清洗和消毒。
- 接种疫苗:接种EV71疫苗可有效降低重症风险。
- 及时就医:若孩子出现持续高热、精神萎靡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应立即送医。
五、结语
手足口病虽然常见,但通过科学预防和及时治疗,大多数孩子都能顺利康复。家长应提高警惕,关注孩子的身体变化,做好日常防护工作,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