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俟河清乎未期典故

2025-11-23 00:49:21

问题描述:

俟河清乎未期典故求高手给解答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3 00:49:21

俟河清乎未期典故】“俟河清乎未期”出自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,原文为:“子曰:‘吾与点也!’”后人常引申为“俟河清乎未期”,意指等待黄河变清,比喻事情难以实现或希望渺茫。这一典故在古代文人中广为流传,常用于表达对理想、未来或政治变革的无奈与期待。

一、典故来源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
原文 “俟河清乎未期”
含义 等待黄河变清,比喻希望渺茫、理想难以实现
使用背景 多用于抒发对现实的不满或对未来的无奈

二、历史演变与文化意义

“俟河清乎未期”最早出现在春秋时期,原意是形容黄河水浑浊,难以变清,象征着世事艰难、希望渺茫。后来,这一说法被文人墨客广泛引用,成为表达理想主义情怀的重要语句。

朝代 应用情况 代表人物/作品
春秋 初现 《左传》
汉代 引申为志向高远 司马迁《史记》
唐代 文人常用 杜甫、白居易等
宋代 更加文学化 苏轼、陆游等
明清 被赋予更多哲理意味 张岱、归有光等

三、现代应用与解读

在现代社会,“俟河清乎未期”依然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,常被用来形容某种理想难以实现,或者对现实的无奈与反思。

场景 应用示例
文学创作 表达对社会现状的不满或对理想的追求
政治评论 用于讽刺某些不切实际的承诺或愿景
日常生活 用于表达对未来的不确定感或对梦想的坚持

四、总结

“俟河清乎未期”作为一句古老的典故,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。它不仅是古人对理想与现实关系的思考,也反映了中华民族在面对困境时的坚韧与执着。在当代,这一典故依然具有启发意义,提醒人们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,既要坚定信念,也要理性看待现实。

关键词 含义
俟河清乎未期 等待黄河变清,比喻希望渺茫
典故来源 《左传·襄公八年》
文化意义 表达理想与现实的矛盾
现代应用 用于文学、政治、日常表达

如需进一步探讨该典故在不同文体中的运用,可继续深入分析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