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松下问童子是什么意思】“松下问童子”出自唐代诗人贾岛的《寻隐者不遇》一诗,全诗为:
> 松下问童子,
> 言师采药去。
> 只在此山中,
> 云深不知处。
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一位诗人向山中童子询问隐士(即隐居的高人)的行踪,但得到的回答却只是模糊的线索。整首诗意境深远,语言含蓄,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常见的“含蓄之美”。
一、诗句解析
| 词语 | 含义 | 说明 |
| 松下 | 在松树下 | 环境描写,营造出幽静的山林氛围 |
| 问童子 | 向童子打听 | 表现诗人对隐者的敬仰与探寻之心 |
| 言师 | 说师父 | 指代隐士 |
| 采药去 | 去采药了 | 表示隐士不在山中 |
| 只在此山中 | 隐士就在这座山里 | 给出位置信息,但不明确 |
| 云深不知处 | 山中云雾缭绕,无法找到 | 表达隐士行踪难觅,增添神秘感 |
二、诗意总结
“松下问童子”是整首诗的第一句,意思是:诗人来到松树下,向一个童子打听隐士的去向。这一句奠定了全诗的基调——一种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寻,同时也暗示了寻找过程中的迷茫与无奈。
虽然诗人没有见到隐士,但通过童子的回答,我们感受到一种超然物外、远离尘嚣的生活状态。这种“可望而不可即”的感觉,正是古诗中常见的情感表达方式。
三、文化意义
“松下问童子”不仅是对自然景色的描绘,更是一种精神追求的象征。它反映了古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也体现了文人墨客在现实与理想之间的徘徊与思索。
此外,这句诗也被广泛引用和改编,成为许多文学作品、书法、绘画中的经典意象,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。
四、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贾岛《寻隐者不遇》 |
| 字面意思 | 在松树下向童子打听隐士的下落 |
| 诗意 | 表达对隐士生活的向往与追寻,带有淡淡的惆怅 |
| 文化意义 | 体现隐逸文化,展现中国古典诗歌的含蓄美 |
| 用法 | 常用于表达对理想生活或高人隐士的追寻 |
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,“松下问童子”不仅是一句简单的诗句,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精神追求的缩影。它提醒我们,在纷繁的世界中,保持内心的宁静与对理想的执着,也是一种生活的智慧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