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苏轼的水调歌头歌词

2025-11-23 11:03:30

问题描述:

苏轼的水调歌头歌词,有没有大佬愿意指导一下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11-23 11:03:30

苏轼的水调歌头歌词】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是宋代著名文学家苏轼的代表作之一,创作于公元1076年(丙辰中秋),当时苏轼在密州(今山东诸城)任职。这首词不仅展现了苏轼卓越的文学才华,也表达了他对人生、自然和亲情的深刻思考。

一、

《水调歌头》以“明月”为引,通过描绘中秋夜景,抒发了作者对弟弟苏辙的思念之情,同时也表达了对人生无常、世事难料的感慨。全词情感真挚,意境深远,语言优美,是中国古典诗词中的经典之作。

全词共分为上下两片:

- 上片:写景抒情,通过对明月的赞美,引出对人生的感慨。

- 下片:由景入情,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美好祝愿。

整首词既有豪放洒脱的气概,又不失细腻温柔的情感,体现了苏轼“达则兼济天下,穷则独善其身”的人生态度。

二、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原文

> 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

> 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

> 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

> 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

> 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

> 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

> 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

> 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

三、关键内容对比表

内容部分 原文句子 含义解析
开篇设问 “明月几时有?把酒问青天。” 以问句起兴,表现诗人对自然与人生的思索。
天上想象 “不知天上宫阙,今夕是何年。” 表达对天上世界的向往与疑惑。
情感转折 “我欲乘风归去,又恐琼楼玉宇,高处不胜寒。” 体现诗人内心的矛盾与现实的无奈。
现实回归 “起舞弄清影,何似在人间!” 表示对人间生活的眷恋与接受。
月下思人 “转朱阁,低绮户,照无眠。” 描绘月光洒落,引发诗人深夜沉思。
思念之情 “不应有恨,何事长向别时圆?” 表达对亲人分离的遗憾与不解。
人生哲理 “人有悲欢离合,月有阴晴圆缺,此事古难全。” 阐述人生与自然的规律,表达豁达心态。
结尾祝福 “但愿人长久,千里共婵娟。” 表达对亲人健康长寿的美好祝愿。

四、结语

《水调歌头·明月几时有》不仅是苏轼个人情感的真实流露,也是中国古典诗词中难得的佳作。它融合了自然之美、人生之思与亲情之爱,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中秋节文化的重要象征。这首词以其深邃的思想和优美的语言,赢得了无数读者的喜爱,成为中国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