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天经地义的意思】“天经地义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常用于形容某种道理或行为是理所当然、不可动摇的。它源自古代对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的尊重,强调某些原则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,不容置疑。
一、成语释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成语名称 | 天经地义 |
| 拼音 | tiān jīng dì yì |
| 出处 | 出自《左传·昭公二十五年》:“夫礼,天之经也,地之义也。” |
| 基本含义 | 指天地间永恒不变的道理,比喻合乎情理、不容置疑的事物或行为。 |
| 使用场景 | 常用于强调某事是理所当然、合情合理的,如“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”。 |
| 近义词 | 理所当然、天经地义、无可厚非 |
| 反义词 | 荒谬绝伦、不合情理、背道而驰 |
二、详细解释
“天经地义”中的“天经”指的是天道的规律,“地义”则是大地的正义。古人认为,天地之间有其固定的秩序和规则,人应当遵循这些自然与道德的法则行事。因此,“天经地义”不仅是一种哲学概念,也是一种伦理观念。
在现代社会中,这个成语常用来表达对传统价值、社会公德或家庭伦理的认可。例如,在讨论子女对父母的责任时,常说“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”。
需要注意的是,“天经地义”虽然强调事物的合理性,但在具体语境中也可能带有保守色彩,有时会被用来压制不同意见。因此,在使用时应结合实际情况,避免绝对化。
三、使用示例
1. 正面使用:
- 孝顺父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,不应被忽视。
- 他为国家做出贡献,这是天经地义的职责。
2. 反面使用(语境变化):
- 在某些情况下,人们可能会认为“天经地义”只是旧观念的体现,缺乏灵活性。
四、结语
“天经地义”作为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概念,承载着人们对自然法则和道德规范的尊重。它既是对传统的肯定,也提醒我们在遵循常规的同时,保持理性思考和开放态度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