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李代桃僵名词解释】“李代桃僵”是一个汉语成语,原意是李树代替桃树被虫蛀,比喻兄弟之间互相帮助、替人受过。后来引申为在某种情况下,一个人替另一个人承担本应由对方承担的责任或后果,常带有牺牲或无奈的意味。
一、
“李代桃僵”出自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:“桃生露井上,李树生桃旁。虫来啮桃根,李树代其僵。”意思是:桃树长在井边,李树长在桃树旁边。虫子咬了桃树的根,李树就代替它枯死。这个故事表达了兄弟之间的互助精神,后演变为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方式。
在现代语境中,“李代桃僵”常用来形容某人为了他人而承担责任、承受损失,有时也带有一定的被动性或牺牲意味。这个成语在文学、影视作品以及日常交流中都有广泛应用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成语名称 | 李代桃僵 |
出处 | 《乐府诗集·鸡鸣》 |
原意 | 李树代替桃树被虫蛀,比喻兄弟之间互相帮助、替人受过 |
引申义 | 比喻一个人替别人承担责任或承受后果,常带有牺牲或无奈的意味 |
使用场景 | 文学、影视、日常语言中,用于描述替人担责或牺牲的行为 |
近义词 | 代人受过、替人顶罪、舍己为人 |
反义词 | 置之不理、推卸责任、自保 |
例句 | 他为了保护朋友,甘愿替他承担法律责任,真是李代桃僵。 |
现代用法 | 多用于褒义,强调奉献与牺牲精神;也可用于中性,指被迫承担责任 |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李代桃僵”不仅是一个富有诗意的成语,更是一种深刻的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的体现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责任时,可以有选择地承担,也可以选择无私地付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