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关于野望赏析】《野望》是唐代诗人王绩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,全诗语言简练,意境深远,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,表达了诗人孤独、寂寞与对现实的无奈。这首诗不仅是王绩个人情感的抒发,也反映了盛唐时期文人普遍的精神状态。
一、诗歌
《野望》原文如下:
> 东皋薄暮望,徙倚欲何依。
> 树树皆秋色,山山唯落晖。
> 牧人驱犊返,猎马带禽归。
> 相顾无相识,长歌怀采薇。
这首诗描绘了傍晚时分诗人独自站在东皋(高地)上远望的情景。四周的树木在秋光中显得萧瑟,山峦被夕阳染成金红色。牧人赶着牛群归来,猎人带着猎物返回。然而,诗人却感到孤独,无人相识,只能长声吟诵《采薇》以寄托情怀。
二、诗歌赏析要点总结
赏析角度 | 内容说明 |
主题思想 | 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,体现了士大夫阶层的孤独与无奈。 |
意境营造 | 通过“秋色”、“落晖”等意象,营造出一种苍凉、萧瑟的氛围,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。 |
结构特点 | 全诗四联八句,前两联写景,后两联抒情,情景交融,层次分明。 |
语言风格 | 简洁明快,用词精准,富有画面感,体现出王绩诗歌的独特风格。 |
情感表达 | 诗人虽身处自然之中,却内心孤寂,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疏离与批判。 |
历史背景 | 王绩生活在隋末唐初,社会动荡,仕途不顺,这首诗也反映了他淡泊名利、追求精神自由的思想。 |
三、总结
《野望》虽篇幅短小,但内涵丰富,语言凝练,情感真挚。它不仅是一幅生动的秋日图景,更是一首充满哲思与人生感悟的诗作。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,诗人传达了自己内心的孤寂与对理想生活的渴望,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。
此诗至今仍被广泛传诵,成为唐代田园诗中的经典之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