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当仁不让于师的解释

2025-09-22 17:42:42

问题描述:

当仁不让于师的解释,有没有大佬愿意带带我?求帮忙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2 17:42:42

当仁不让于师的解释】“当仁不让于师”出自《论语·卫灵公》,原文为:“子曰:‘当仁,不让于师。’”这句话的意思是:在面对仁德之事时,即使是老师,也不应该谦让,应当主动承担、勇于实践。

这句话强调的是“仁”的重要性,以及在践行仁德时,不应因身份地位而有所退让。即使对方是自己的老师,只要事情符合仁义之道,就应该挺身而出,而不是一味服从或退让。

一、

“当仁不让于师”是一种儒家思想中关于道德责任和担当精神的体现。它提倡在面对正义与仁德之事时,应有勇气和责任感,不因对方的身份(如老师)而放弃自己的立场或行动。这种思想鼓励人们在关键时刻敢于担当,体现了儒家“知行合一”的理念。

该句也反映出孔子对“仁”的高度重视。在他看来,“仁”不仅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,更是每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尽的责任。因此,即便面对权威,也应以“仁”为重,不轻易让步。

二、表格展示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论语·卫灵公》
原文 子曰:“当仁,不让于师。”
字面意思 面对仁德之事,不应让位于老师
深层含义 在践行仁德时,不应因对方身份而退让,应勇于担当
核心思想 强调“仁”的重要性及个人责任
适用场景 遇到需要坚持原则、弘扬正义或履行道德义务时
现代启示 鼓励人们在面对是非时要有主见,不盲从权威,勇于承担责任

通过以上内容可以看出,“当仁不让于师”不仅是一句古语,更是一种值得现代人学习和践行的价值观。它提醒我们在面对道德抉择时,应以仁义为先,勇敢前行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