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国色天香最早用于形容哪种花】“国色天香”是中国古代文学中常用的赞美词,常用来形容花卉的美丽与芬芳。然而,很多人并不清楚这个词最初是形容哪种花的。本文将通过总结与表格的形式,带您了解“国色天香”最早的出处及其所指的花卉。
一、
“国色天香”最早出自唐代诗人李正封的《咏牡丹》诗,原句为: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。”这里的“国色”指的是牡丹的艳丽色彩,“天香”则形容其浓郁的香气。因此,“国色天香”最初是用来形容牡丹的。
虽然后来“国色天香”也被用来形容其他花卉或美人,但其最初的出处和本意都是指牡丹。牡丹因其花大色艳、香气浓郁,被誉为“花中之王”,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具有极高的地位。
二、表格展示
项目 | 内容 |
标题 | 国色天香最早用于形容哪种花 |
出处 | 唐代诗人李正封《咏牡丹》 |
原句 | “国色朝酣酒,天香夜染衣” |
最初形容的花 | 牡丹 |
含义解释 | “国色”指牡丹的艳丽色彩;“天香”指其浓郁香气 |
后世引申 | 也可形容美人或其它花卉 |
文化意义 | 牡丹被视为“花中之王”,象征富贵、吉祥 |
三、结语
“国色天香”虽常被误认为是形容其他花卉,但其最初确实是用来赞美牡丹的。了解这一文化背景,有助于我们更准确地理解古诗词中的意象与内涵。在欣赏古典文学时,不妨多一分对历史与文化的敬畏之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