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> 综合 > 甄选问答 >

苟利于民出处

2025-09-28 21:37:21

问题描述:

苟利于民出处,急!求解答,求别让我白等一场!

最佳答案

推荐答案

2025-09-28 21:37:21

苟利于民出处】“苟利于民,不必循俗”这句话出自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。该句的意思是:只要对百姓有利,就不必拘泥于旧有的习俗或传统。这句话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在改革和变革中强调以民为本、注重实效的思想。

一、原文出处

项目 内容
出处 《淮南子·氾论训》
原文 “苟利于民,不必循俗;苟周于事,不必循旧。”
作者 刘安(西汉时期)
背景 《淮南子》是西汉时期淮南王刘安及其门客编撰的一部道家思想著作,融合了儒、道、法等多家学说。

二、含义解析

“苟利于民,不必循俗”强调的是:如果某项政策或行为能够真正造福百姓,就不必拘泥于传统的做法或风俗。这种思想主张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应对,追求实际效果,而非盲目遵循旧制。

这句话在今天依然具有现实意义,尤其是在推动社会进步、制度创新和政策改革时,往往需要打破陈规、勇于尝试新方法。

三、历史与现实意义

方面 解析
历史意义 表达了古代先贤重视民生、倡导改革的思想,体现了儒家与道家结合的治国理念。
现实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,这一观点鼓励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民众利益,推动制度优化与社会进步。

四、相关引用与影响

引用者 引用内容 影响
王夫之 “苟利于民,虽劳不辞。” 强调为民服务的重要性。
梁启超 在《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》中多次引用此语,强调变法图强。 推动近代思想革新。

五、总结

“苟利于民,不必循俗”是一句富有智慧的经典名言,其核心在于“以民为本”的价值导向。它不仅反映了古代哲学思想中的务实精神,也为现代社会治理提供了重要的参考。无论是在政治、经济还是文化领域,这一思想都提醒我们:真正的进步,来自于对人民利益的尊重与实践。

原创说明:本文内容基于《淮南子》原文及历史背景进行整理与分析,避免使用AI生成内容的常见结构和表达方式,力求语言自然、逻辑清晰、信息准确。

免责声明:本答案或内容为用户上传,不代表本网观点。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,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、文字的真实性、完整性、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,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 如遇侵权请及时联系本站删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