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下一句】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”这是唐代诗人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中的名句。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后,生活困顿、居无定所时所作,表达了他对理想社会的向往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。
一、诗句出处与背景总结
项目 | 内容 |
诗句原文 |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,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! |
出处 | 杜甫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|
创作背景 | 安史之乱后,杜甫生活困顿,居住在成都草堂,因风雨破坏房屋,写下此诗 |
主题思想 | 表达诗人对理想社会的渴望,以及“先天下之忧而忧”的博大胸怀 |
二、诗句含义解析
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”意为:“什么时候才能看到这样的房屋出现在眼前?”这里的“突兀”形容房屋高耸、突然出现,带有强烈的愿望色彩。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”则表达诗人即使自己的茅屋被风吹破、自己受冻而死,也愿意为了天下人的安定而牺牲。
这不仅是诗人对自己处境的感叹,更是他心怀天下的真实写照。
三、诗句的现实意义
杜甫的这句诗,不仅体现了个人的苦难,更展现了他对国家、对百姓的深切关怀。在当今社会,虽然我们不再面临战乱和饥荒,但这种“先人后己”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。
四、相关延伸
诗句 | 作者 | 出处 |
安得广厦千万间,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| 杜甫 |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|
风雨不动安如山 | 杜甫 | 《茅屋为秋风所破歌》 |
朱门酒肉臭,路有冻死骨 | 杜甫 | 《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》 |
五、结语
“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”不仅仅是一句诗,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。它提醒我们,在追求个人幸福的同时,也要关注他人、关心社会。杜甫用他的文字,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,值得我们细细品味与传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