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是怀特计划】“怀特计划”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由美国财政部长小亨利·迪克西特·怀特(Henry Dexter White)提出的一项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。该计划旨在建立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,为战后全球经济秩序提供稳定的基础。
怀特计划的核心思想是通过设立一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和一个国际复兴开发银行(即后来的世界银行),来协调各国的货币政策、促进国际贸易,并为战后重建提供资金支持。与英国提出的凯恩斯计划相比,怀特计划更倾向于维护美国的经济主导地位,并主张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。
怀特计划是二战后期美国提出的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方案,主张建立一个以美元为核心的国际金融体系,包括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。该计划强调美元在国际贸易和金融中的中心地位,为战后全球经济秩序奠定了基础。尽管与英国的凯恩斯计划存在分歧,但最终怀特计划被采纳,并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表格:怀特计划关键信息
项目 | 内容 |
提出者 | 美国财政部长小亨利·迪克西特·怀特(Henry Dexter White) |
时间 | 1941年(正式提出于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前) |
核心目标 | 建立稳定的国际货币体系,促进战后世界经济复苏 |
主要内容 | - 设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 - 设立国际复兴开发银行(IBRD) - 以美元作为国际储备货币 |
与凯恩斯计划对比 | 凯恩斯计划主张多边清算系统和国际货币单位(Bancor),而怀特计划更强调美元霸权 |
影响 | 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基础,确立了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|
结果 | 被采纳并实施,成为战后国际金融秩序的核心 |
通过这一计划,美国在战后国际经济中占据了主导地位,也为现代国际金融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