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什么叫绿肥红瘦】“绿肥红瘦”是一个富有诗意的词语,出自宋代词人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:“知否,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这句词描绘了暮春时节花落、叶茂的景象,用“绿肥”形容叶子繁茂,“红瘦”则指花朵凋零。如今,“绿肥红瘦”常被用来形容事物在变化中呈现出的自然状态,也常用于文学或艺术作品中,表达对时光流逝、物换星移的感慨。
一、基本含义总结
| 项目 | 内容 |
| 出处 | 宋代李清照《如梦令》 |
| 原意 | 描写暮春时节花落叶茂的景象 |
| 现代引申义 | 形容事物在变化中的自然状态,常用于文学或艺术中 |
| 字面解释 | “绿肥”:绿色植物茂盛;“红瘦”:红色花朵稀少 |
二、词语解析
- 绿肥:指的是绿色植物(如树叶)生长得茂盛,颜色深绿,显得“肥”。
- 红瘦:指的是红色的花朵(如桃花、海棠等)逐渐凋谢,数量减少,显得“瘦”。
这两个词组合在一起,形成了一种对比强烈的画面感,既有视觉上的美感,又带有淡淡的哀愁和对时间流逝的感叹。
三、文化背景与使用场景
| 使用场景 | 说明 |
| 文学创作 | 常用于诗词、散文中,营造意境 |
| 艺术表达 | 在绘画、摄影中表现季节变化 |
| 日常比喻 | 用于形容事物在变化中呈现的状态 |
| 教育讲解 | 作为语文教学内容,讲解古诗词意境 |
四、相关诗句与扩展
除了李清照的《如梦令》,其他诗词中也有类似的描写:
- 杜甫《春夜喜雨》:“好雨知时节,当春乃发生。”
- 白居易《钱塘湖春行》:“乱花渐欲迷人眼,浅草才能没马蹄。”
这些诗句都从不同角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与变化,与“绿肥红瘦”有异曲同工之妙。
五、总结
“绿肥红瘦”不仅是一个形象生动的词语,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。它既是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,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感悟。在现代语境中,它被广泛应用于文学、艺术乃至日常表达中,成为一种具有诗意的语言符号。
结语:
“绿肥红瘦”之美,在于它用最简洁的语言,描绘出最动人的情景。无论是古代文人还是现代读者,都能从中感受到那份对自然、对生活的深情与思考。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