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树大根深的汉语大词典】《汉语大词典》作为中国语言文化的重要载体,承载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语言积淀。它不仅是一部庞大的辞书,更是一座连接古今、沟通中外的语言桥梁。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,《汉语大词典》不断丰富内容、完善结构,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语言体系,体现了“树大根深”的深厚底蕴。
一、
《汉语大词典》是一部全面收录汉语词汇、释义、用法及出处的大型工具书。其编纂始于上世纪70年代,历经数十年的努力,最终于1993年正式出版。该词典涵盖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,包括文言、白话、方言等多种语言形式,是研究汉语历史演变、语言学发展以及中华文化的重要参考文献。
这部词典不仅在规模上庞大,在内容上也极为严谨。每个词条均附有详细的释义、出处、例句,并配有注音和拼音,便于不同层次读者使用。此外,它还收录了大量古籍中的词语,对于古文阅读与研究具有极高的实用价值。
二、核心信息对比表
项目 | 内容 |
名称 | 汉语大词典 |
性质 | 大型汉语辞书 |
编纂时间 | 1970年代开始,1993年正式出版 |
主编单位 | 上海辞书出版社 |
特点 | 内容全面、释义详尽、涵盖古今 |
收录范围 | 现代汉语、古代汉语、文言、白话、方言 |
字数 | 超过2000万字 |
词条数量 | 超过38万条 |
语言形式 | 包含普通话、方言、古汉语等 |
功能 | 语言学习、文学研究、古籍解读、文化交流 |
三、总结
《汉语大词典》之所以被称为“树大根深”,是因为它不仅在体量上庞大,更在内容上深厚,为汉语学习者、研究者提供了坚实的学术基础。它不仅是语言的百科全书,更是中华文化的象征之一。随着时代的发展,《汉语大词典》也在不断更新和完善,继续发挥其在语言教育与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。